自2015年起,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開始進行區域發展盤點,將產業較緩慢的台東縣南迴地區設為跨域合作示範計畫區,以「台東紅藜」產業為主軸,透過「跨域整合」的方式,邀集相關單位,共同擬定配合執行方案與輔導機制。
ABOUT關於台東紅藜
- 清晨的陽光,在藜田阡陌間流竄
- 遂使整個山谷間,綻放著華麗光彩
- 猶似那繽紛地毯,披覆在千畝良田
- 亦如紅寶石一般
- 閃爍著珍食愛物的光芒
台東紅藜的產地主要集中在南迴地區
包含太麻里鄉、金峰鄉、大武鄉和達仁鄉
每年的農曆年到春假期間是最佳賞藜季節唷!

藜麥 和 紅藜 有什麼差異?
藜麥又稱印地安麥、奎藜、灰米,是一種南美洲高地特有的高山原生種穀類植物,為當地印地安人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。
而紅藜則在2008年正名為台灣藜,學名為Chenopodium formosanum,是台灣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,在許多族群中皆有名稱記載(如排灣語稱為djulis或tjulis),也顯示了紅藜在台灣原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
「藜麥」與「紅藜」,在生物學分類上同為藜屬,就像是表兄弟一樣,其營養成份與功效差不多,但卻有更好的價值,像是膳食纖維,紅藜就比進口藜麥高出約2倍之多,且食用台灣在地生產的農作物更符合國人飲食口味與需求,也實際支持台灣與偏遠原住民部落的優質農產,創造更友善與多元的農業永續發展。


台東紅藜有什麼營養成分?
台東紅藜籽實的基本營養成分特別豐富,約含有50%澱粉,含有優質蛋白質約14%,是稻米的2倍,膳食纖維亦為14%,是地瓜的6倍。
同時,紅藜具有豐富且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,例如離胺酸、纈胺酸和組胺酸等,這些是大多數穀類所欠缺,有助於人體進行鈣質吸收、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紅藜也含有達14%的高膳食纖維,具有預防便秘、降低膽固醇、抑制大腸癌發生等功能。
台東紅藜的營養價值及抗氧化力,與一般市面上保健食品相比,不但具機能性且營養完整,堪稱是穀類中的「紅寶石」,因此值得進一步推廣給更多的台灣民眾認識與食用。
紅藜與其他食品營養成分之比較
營養成分 | 紅藜 | 地瓜 | 小麥 | 米 | 燕麥 | 大豆 | 牛肉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澱粉(%) | 50.3 | 28.6 | 68.4 | 77.2 | 66.2 | 25.3 | - |
膳食纖維(%) | 14 | 2.4 | 11.3 | 0.3 | 5.1 | 13 | - |
蛋白質(%) | 14.4 | 1.0 | 14 | 7.5 | 11.5 | 36.8 | 19.6 |
鈣(ppm) | 2523 | 340 | 290 | 50 | 390 | 1710 | 90 |
鐵(ppm) | 55.6 | 5 | 28 | 2 | 3.2 | 57 | 30 |
鎂(ppm) | 2523 | 280 | 1380 | 190 | 112 | 2120 | 190 |
鈉(ppm) | 238 | 440 | 20 | 20 | 5 | 220 | 650 |
鉀(ppm) | 35280 | 2900 | 3350 | 860 | 295 | 15700 | 3390 |
磷(ppm) | 4607 | 530 | 1600 | 550 | 160 | 3960 | 2050 |
鋅(ppm) | 24.5 | 3 | 26 | 11 | 2.2 | 20 | 61 |
脂質(g) | 0.91 | 3 | 1.6 | 0.5 | 10.1 | 18.0 | 21.1 |
紅藜胺基酸與脂肪酸成分分析
胺基酸 | 含量 | 脂肪酸 | 含量 |
---|---|---|---|
蘇胺酸* | 0.46 | 肉豆蔻酸 (14:0) | 0.31 |
麩胺酸 | 3.48 | 棕櫚酸(16:0) | 15.5 |
胱胺酸 | N.D | 棕櫚油酸(16:1) | N.D. |
纈胺酸* | 0.60 | 硬脂酸(18:0) | 1.12 |
甲硫胺酸* | 0.10 | 油酸(18:1) | 19.6 |
異白胺酸* | 0.51 | 亞麻油酸(18:2) | 48.4 |
白胺酸* | 0.85 | 次亞麻油酸(18:3) | 5.03 |
酪胺酸 | 0.43 | ||
苯丙胺酸* | 0.58 | ||
組胺酸* | 0.38 | ||
離胺酸* | 0.73 | ||
精胺酸 | 1.21 | ||
*必需胺基酸:單位:%蛋白質:ND:未測得:脂肪酸單位:%脂肪酸 |
台東紅藜產業是如何發展的?
-
2015 年
區域發展盤點
-
2016 年
南迴產業紮根
媒合台東農改場協助南迴地區農民種植與田間管理輔導,與鄉公所共同投入資源,改善生產環境與灌溉用水設施,並架設台東紅藜官方網站,透過多元媒體管道行銷推廣「台東紅藜」農業品牌。同年,台東在地企業「德朱利斯國際」,為國內首家以紅藜為主題的食品公司,讓紅藜伴手禮在市場造成一股風潮。
-
2017 年
深化產品價值
由台東農改場協助建置紅藜TGAP,讓農民可以有標準種植規範可以參照,同時本分局擴大協助南迴地區改善生產環境與灌溉用水,並且開始辦理台東紅藜季,強化「台東紅藜」品牌印象,輔導在地小農企業發展二級加工產品,如在地小農「都藜氏有限公司」與慈濟生技公司合作,推出紅藜酵素,更獲得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金獎,將「台東紅藜」產業推往二級加工領域。
-
2018 年
品牌結盟,締造不凡
配合水保局農村旅遊推廣,擴大辦理「台東紅藜季」,串聯旅宿業者推出台東紅藜遊程,同時為提升紅藜產業朝六級化發展,輔導台東縣農會申請建置台東紅藜區域加工中心,以穩定台東紅藜品質,建構更完善的產銷制度。並且促成多家食品公司採用台東紅藜,如乖乖、森永、喜年來、摩斯漢堡、義美食品等,發展多元產品以帶動和促進消費市場,建立台東紅藜產業永續發展機制。